研易达考研

考研复试玩的这么“花”,普通考生怎么应对“反常考察”?

作者:article  点击量:671   发布时间:2025-03-19  

25考研复试已经风风火火的开始了。今年虽然统一了考研复试的时间段,但依然有早有慢。有的高校还没开始复试,有的高校已经出拟录取名单了。从已经复试结束的情况来看,考研复试的考察方式非常多样。


如果你以为考研复试就是导师提问你课本上的原话,那就大错特错了!考研复试中的“反常考察”非常丰富,总有一种出乎你的意料。今天来盘点常见的4种考研复试“反常”考察方法,普通考生很可能碰到。

 

第一种,复试中的超纲问题

考研复试中,如果导师问了一个你完全不会的问题,你该怎么办?


如果这个问题并不是本科阶段的内容,那么要恭喜你。导师这是在测试你的科研潜力,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。导师很可能已经对你感兴趣了。悄悄告诉你,导师问的“超纲问题”,一般就是这位导师自己的研究方向。所以碰见自己不会的超纲问题,不要沉默不语,更不能胡说八道。

 

诚实表示自己对这个问题不是很了解,然后尽力思考相关的概念或者思考的过程(之前的文章详细介绍过看前沿的专业知识和观点),最后表示自己之后一定去补足这方面的知识内容,感谢老师让自己发现知识漏洞。

 

第二种,专业基础的二次定义

 很多专业概念在课本上有它的定义。但是考研复试对于概念的考察形式多种多样。近些年比较流行的一种考察方式叫做“二次定义”。导师会把概念放在具体的例子当中,一般是目前专业前沿或高热度的事件。要求考生结合实际来解释概念或原理。

 

 这种“二次定义”的考察方式非常巧妙,可以考察考生对概念原理的深度理解、语言组织能力、具体事件的抽象能力、专业科研前沿的关注度,理论的运用能力等等。很有效地避免招到“高分低能”的学生。

 

第三种,复试问题中暗含的立场考察。

 考研复试中,有些问题考察的方向不仅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。有些还会暗中考察考生的“立场”。


比如导师问到“你对人工智能的看法”。有的考生回答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工作是某种意义上的掠夺和颠覆,会导致未来无数人失去工作,需要警惕。有的考生回答人工智能是人类科技发展的必然方向,可以更好地协助人类完成更多更高质量的工作。


毫无疑问,后者的得分一定是比前者要高的。因为各专业拥抱人工智能是当下大形势,更是我们国家鼓励的方向。所以考生在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不要放飞自我,更不要为了标新立异就耍小聪明。

 

 

第四种,复试中的钓鱼题

 有时为了考察考生的能力,考研复试会故意设置一些“钓鱼题”。导师观察不同考生的反应,看谁会“上钩”。比如往年有一所211院校的某工科专业,考研复试有实验操作环节。这个环节给考生提供的实验器材是有误差故障的,这是学校故意为之。


有的考生发现器材有误差故障,直接举手求助。有的考生发现器材有误差故障,但是选择了忽视,完成实验得出来结果。有的考生发现器材有误差故障,但是现场进行器材校准,最终完成实验得出结果。显然,最终得分的只有最后一种考生。

 

第一种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,这在日后的读研,尤其的工科专业中会是个大问题。第二种发现误差选择忽视,说明其缺乏学术应有的严谨思维,甚至有学术造假的思维倾向。这两种考生都是导师最不想要的。


所以考生在考研复试中一定要保持严谨和灵活,不要太死板,更不能敷衍了事。

 

 考生如何应对这些“复试套路”?

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参加考研复试,做三件事:

 

第一,充分研究目标院校往年三年的复试内容。思考每一个问题的类型、考察方式和考察方向。要注意,每一个问题可能考察不止一个方向。

 

第二,速成自己的学术储备。往期的系列文章介绍过,阅读专业的前沿论文,总结主要观点和理论,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回答素材,复试一旦碰上就可以以点带面。

 

第三,联系一位目标院校的同专业学长学姐。有内部人的帮助是最好的,询问往年考研复试的内容流程,已经专业内导师的性格喜好、科研方向,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
 

最后复试心态要放轻松,不要让紧张影响了自己的正常发挥。祝同学们复试顺利,一战成硕!

看过该资料的用户还看过

在线
客服

在线客服(点击QQ号联系客服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