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易达考研

考研复试淘汰9成普通考生的6类经典问题

作者:article  点击量:175   发布时间:2025-03-20  

考研复试最重要的事,就是相对流畅、准确地答在导师在意的点上。根据刚刚结束考研复试学校的现场反馈和往年考研复试的情况,我总结了6类经典考研复试“送命题”。不夸张地说,大部分考生并不清楚这6类题目背后的“考察陷阱”9成普通考生被淘汰了都还不知道原因。


今天深度解析这些题目,给出普通考生的应对方法,提高考研复试的成功率。


第一,首先,我的英文口语不太好

不少考生有这个习惯,一开口先说自己能力不行。言下之意是让对方放低心理预期,好像显得很真诚。大错特错。面对导师的确应该坦诚自己的不足,但前提是导师问你。如果对方没提,不要傻傻地自己说自己不行。


就拿英语来说,导师普遍重视英文能力,尤其是阅读和写作。但是口语相对应用不多,导师自己的听说水平也不见得多好,你准备的英文回答他都未必全能听懂。口语不好在非英语专业的考研复试中不算大问题。你一开口就明确地说自己英文口语不好,相当于自己在脑袋上贴了一张“我不想上岸”的纸条。导师不仅会觉得你能力很差,而且还不够自信,估计难以应对艰辛的读研生活。所以不要自己破坏第一印象,更不要自己暴露弱点。


只要没人问,你就自信大胆地表达。即使导师问你,也不要过于贬低自己。你可以含蓄地说英文口语不算自己的强项,自己更擅长英文的读写,同时展示证据。比如四六级成绩、英文文献阅读量、提前准备英文科研综述(这些在往期系列文章有详细的操作教程)。

 

 第二,“不好意思,我没有思路想法,想跟老师学”

有人说,我不是说要跟老师学了吗,难道还不够谦虚?谦虚当然是对的,问题出在前半句。如果可以,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要回答“我没有思路、我没有想法、我完全不会”。导师需要有“即战力”的研究生,而不是被动学习者。


什么是即战力顾名思义,就是拿起来就能用。即使这个问题你不会,也一定要说点什么。有的同学很疑惑,我不会我能说啥?你的思考过程、你的猜想、你的初步判断、相关的概念逻辑、想尝试的解决方案、有可能有用的优化方法等等,这些都可以说。因为这就是读研后经常要做的事。考官问你一个超纲的问题,也是想考察你有没有独立思考能力和科研敏感度。这不是为难你,而是未来读研的提前演习。


所以普通考生复试之前,很有必要调研一下导师们的研究方向,找来论文看一看(去学校官网找)。看不懂没关系,知道个大概就行,不至于在复试和导师对着干。除此以外,科研的常用论证方法、科研的逻辑性表达、学术论文的写作流程,这些都应该提前去了解。面对不会的问题,通过展示专业的科研思路和探究流程,一样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。

 

 

第三,本科课程太难了,我当时没学好

如果你的本科成绩不佳,或者是跨考生,考官大概率会问你:“本科成绩为什么不好?、本科为什么挂科?绩点为什么不高?”类似的问题。


首先,不要死不承认。成绩单都拿导师手里了,一学期挂5科上面清清楚楚。一定要坦诚,但要注意一点:只承认客观事实。举个例子,你可以承认本科成绩不佳,但是不要说自己学习能力不足。这是两码事,一定要分清!你可以这么说,当时自己刚进入大学生活,还未完全适应自主学习,所以时间精力的安排不是特别合理,所以导致了挂科。然后一定要继续找补,说后面加强了时间管理能力,提高了学习效率,顺利通过了补考。后面这段一定要说!


因为导师其实并不关心你本科的事,他只关心你本科遗留的问题有没有解决,会不会影响日后的读研。所以你要消除导师的后顾之忧,着重强调你的改正和提高。犯错误不可怕,敢于自我反思,改了就是好研究生。

 

第四,你跨考的优势是什么?

很多跨考生担心自己考研复试被针对。放心吧,针对不至于,但一定会问你这个问题:“你为什么跨考这个专业?”这个时候很多考生就开始作妖了。一边吐槽原专业怎么怎么不好,自己学不明白,一边疯狂给现专业“拍马屁”,自己怎么怎么喜欢。你这样两边都不讨好的。身为一名准研究生,你的思想一定要有格局。


什么是格局?格局就是:

烂专业也有可取之处,离开它是与理想不符,好专业更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,但也不会忘了原专业的来时路。


导师问你的跨考优势。

你可以把原专业和现专业结合在一起,让原专业给现专业赋能,从而成为独属于你的优势。

 

第五,你的读研规划是什么?

越来越多的导师喜欢问这个复试问题了。因为从这个问题的回答,可以看到一个考生的考研目的、规划能力和认知程度。所以考生不要泛泛而谈,更不要说“一切都听导师安排”。读研不是上高中,个人规划真的很重要,不同的规划真的可以走上完全不同的未来。


普通考生可以分阶段来拆解目标。比如研一夯实理论基础,要达到哪些具体的目标;研二参与课题,开始着手论文,达到哪些要求,研三完成论文,着手实习,达到哪些要求。


要体现两点:具体规划性和科研热情。不用担心自己的规划和导师日后安排有冲突。导师就是想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意识。

 

第六,你如何看待某热点事件?

这个热点事件有可能是社会事件,也可能是学术圈的大事。不要只说观点评价,这不是这个问题的考察重点。你的观点评价根本就不重要。导师想要的是“理论结合实际”,重点是理论。


考官之所以问这个问题,其实是想考察某个或某些专业知识点概念原理的理解。你要能够从事件中把理论原理抽象提炼出来,然后进行评价,形成自己的观点。这是读研后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研能力,从现象中抽象概念。


普通考生一定要重视专业课内容的复习,刻意训练自己用专业理论去分析实际事件的学术思维。(往期系列文章有介绍,这里不赘述。)

 

 

最后强调两件事:

1.考研复试环节淘汰率最高的一定是专业方向题目,没有之一。

因为对专业方向的考察是考研复试的重中之重。

普通考生一定把大部分时间精力放在专业知识和科研内容上。


2.真实的考研复试现场大部分人其实都过度紧张。

十个人里面,全程流利表达的人不超过三分之一。

考生复试是否优秀,很大程度靠的是其他考生的衬托。

自信流利地表达真的很重要。

即使内容没那么出色,也会让考官们眼前一亮。

看过该资料的用户还看过

在线
客服

在线客服(点击QQ号联系客服)